新闻动态你的位置:PC28 > 新闻动态 > 巨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六:徐汉棠
巨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六:徐汉棠

发布日期:2025-08-07 05:32    点击次数:92

  

     紫砂行业先后共有20人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分别为顾景舟(1988年),蒋蓉、徐秀棠、吕尧臣、汪寅仙(1995年),徐汉棠、谭泉海(1997年),‌李昌鸿‌、‌周桂珍、‌顾绍培‌、‌鲍志强‌(2006年),‌曹亚麟(2012年),‌毛国强、‌季益顺‌、‌吴鸣‌、‌葛军‌、‌华健(2018年),吕俊杰‌、‌王潇笠、‌谢强‌(2022年)。‌‌

图片

徐汉棠  青年时期   在制壶

     徐汉棠,1932年出生于蜀山南街紫砂世家,其家族中不仅以紫砂为业,而且还出现过多位颇具名气的紫砂艺人,外曾祖父邵云甫所制的紫砂烟具在南洋极富盛名,父亲徐祖纯则从事紫砂陶的生产,而三舅邵茂章、小舅邵全章更是当时著名的紫砂高手。

图片

徐汉棠   矮石瓢(汉棠石瓢)

图片

徐汉棠   砂方壶

     徐汉棠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图片

徐汉棠   百岁树桩套壶

图片

徐汉棠   汉棠盆

     1952年,徐汉棠拜顾景舟先生为师,是顾老的第一个人室大弟子,跟随顾景舟30余年,技艺得其真传,又不乏创新意识。

图片

1991年   徐汉棠和师傅顾景舟在一起

图片

徐汉棠制   唐云书画   沈觉初刻   景州石瓢

     徐汉棠在泥料、造型、装饰以及成型工具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举凡壶、盆、瓶、文具、杂件、捏玩,花式类型上光素方圆、花货筋囊、竹货树桩等都有涉及。

图片

徐汉棠   十二童子套壶

图片

徐汉棠   菱花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潜心作中、小、微型盆250多个品种,得到上海盆景协会以及一大批收藏家的好评,“汉棠盆”之称从此蜚声沪上。

图片

2025年  徐汉棠捐赠作品  汉棠盆

图片

徐汉棠   汉棠石瓢盆

     1972年,他与胞弟徐秀棠设计了一套“十子头藏圆咖啡具”,由鲍仲梅刻嵌银丝图案,共制2套,其中一套送北京展览后被故宫博物院收藏。自此,紫砂镶嵌金银丝装饰新工艺诞生。

图片

徐汉棠   上六茶具套组

图片

徐汉棠   三足乳鼎

    同年,他设计制作的什锦水平壶,以各种壶式和泥色组成,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展览赴美国展出,引起广泛的注意和兴趣,产品长年畅销不衰。之后,四方冰纹壶、猴吊盆博古、竹型文具等创新佳作获得成功,有的参加全国陶瓷展获得奖项。

图片

徐汉棠   四方冰纹壶

图片

徐汉棠   微型壶一组

     1975年8月,徐汉棠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美术培训班学习,加强了创作方面的理论基础,提升了创作内涵,在理论、鉴赏能力上有了很大提高,并参与制图出版社出版了《紫砂造型图集》。

图片

徐汉棠   牛盖提梁壶

图片

徐汉棠制   韩天衡书画   徐秀堂刻  秦权壶

     1980年,四方冰纹壶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优秀奖。1982年上六茶具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二等奖,同年什锦水平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特等奖。

图片

徐汉棠   九头上六茶具

图片

徐汉棠、汪寅仙制  徐秀棠、沈汉生刻  刻竹文具

     1984年,徐汉棠进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任总工艺师、紫砂研究所所长。

图片

徐汉棠   百岁树桩壶

图片

徐汉棠   大彬提梁壶

     徐汉棠钻研传统陶艺,从中吸取精华,入古而能化新,采撷其它艺术的表现手法,进而开创出揉合古今的艺术精品,设计创作之式样共有350余种。其代表作有裙花提梁壶、灵芝茶具、华灯、福禄寿、百岁树桩、上六茶具、牛盖提梁等。

图片

徐汉棠   灵芝提梁壶

图片

徐汉棠   裙花提梁壶

    其多件紫砂作品被海内外博物馆收藏,十五头嵌银丝咖啡具、掇只壶被中国故宫博物院收藏,石瓢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比利时皇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无锡市博物馆收藏,微型什锦壶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

图片

徐汉棠   掇只壶

图片

徐汉棠   石瓢壶

     徐汉棠作品制作严谨规正,讲究点、线、面的变化,线、面转折过渡恰到好处,圆润有力度,造型变化方中有圆,圆中寓方。

图片

徐汉棠   提篮壶

图片

徐汉棠   古兽窥今壶

     1987年香港办展,徐汉棠特设计制作了一把以海浪为壶身装饰,并嵌上珍珠以拟水珠的“碧海明珠壶”,其装饰手法可谓开历代先例。

图片

徐汉棠   碧海明珠壶

图片

徐汉棠   高顶钟壶

    1985年7月17日,徐汉棠从紫砂工艺厂到紫砂二厂任研究所所长,其间创作不断,作品更具文化内涵,如寒江独钓、碧海明珠、古兽窥今、龙宫宝灯、岁寒三友、四代同堂、菱花提梁等寓意哲理的作品。

图片

徐汉棠   寒江独钓壶

图片

徐汉棠   龙宫宝灯壶

     1998年,徐汉棠66岁时为上海“一壶宽”展厅设计制作了大型陶艺类仿彩陶盆式的紫砂大盆“五千年陶瓷”、“绽”,其执着的创新精神为人们称道。

图片

徐汉棠   开片石瓢壶

图片

徐汉棠   多脚树桩壶

     在创作实践的同时,徐汉棠对紫砂工艺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发表了《传统紫砂壶艺》、《传统紫砂壶的成型》、《琐谈紫砂成型工具》、《茶与紫砂壶》等多篇论文。

图片

徐汉棠制   亚明画   矮秦权壶

图片

徐汉棠   礼方壶

       作为陶都艺界长青树,徐汉棠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是紫砂界唯一获此殊荣者,并获得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荣誉。

图片

徐汉棠   均玉壶

图片

徐汉棠   菱花提梁壶

       从艺60余年来,他不仅德艺上继承顾老的衣钵,而且积极创新,在泥料、造型、装饰等方面都具独到见解。多次应邀赴美、韩等国进行艺术交流,并身体力行现场展示紫砂制作技艺的魅力。

图片

徐汉棠   矮石瓢(汉棠石瓢)

图片

徐汉棠   倒把西施壶

     2014年徐汉棠个人出资1000万元成立丁蜀镇徐汉棠教育基金会,专门用于奖励优秀学生,资助贫困学生,成为艺术界出资助学第一人。

图片

徐汉棠   开片石瓢壶一组

图片

徐汉棠   九头提均茶具

      2017年10月25日,徐汉棠在宜兴市博物馆成功举办了“观自在——徐汉棠紫砂艺术展”,此次紫砂大展是徐汉棠大师从艺六十五年以来首次举办的大型个人展览。集中展示了徐汉棠大师所作茶壶、花盆、书画作品及其夫人王庭梅紫砂作品共计300件套,引起了海内外紫砂界的轰动。

图片

徐汉棠   小寿星壶

图片

徐汉棠   微型套壶一组

     2025年5月11日,宜兴陶瓷博物馆内嘉宾云集,气氛热烈,“风高韵雅——徐汉棠捐赠作品展”开幕式在此隆重举行。此次展览展出了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第二代传承人中的杰出代表徐汉棠先生慷慨捐赠的369件以紫砂壶、盆为主的艺术瑰宝,为紫砂艺术界与文化界呈现了一场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盛宴。

图片

2025年   徐汉棠在捐赠作品仪式上

图片

徐汉棠   矮石瓢(汉棠石瓢)一组

       徐汉棠大师本次捐赠的369件精品力作,均收录于《风高韵雅——徐汉棠捐赠作品集》。值得一提的是,当天正值徐汉棠大师93岁生日,他选择在这一天将369件作品作为捐赠展出日,意义深远。这一艺术善举在解放后的紫砂历史中亦属罕见,彰显了徐汉棠大师近80年艺术生涯的卓越成就与人生高度。

图片

徐汉棠   龙纹供春壶

图片

徐汉棠   周盘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Powered by PC28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